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唐河县人民政府
唐河县人民政府
导航图标

您的位置:

首页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新闻发布

老区新貌 ——国家战略下的“唐河行动”

作者: 编审: 时间:2020-06-23 10:46:25 来源:

    唐河县国家湿地公园

    唐河县马振抚镇前庄村农民喜领“三变改革”分红

    唐河县上屯镇下屯村贫困户王明珍顺利脱贫

    唐河县毕店镇张心一村张星江红色教育基地

    唐河产业集聚区亚澳农机成品车间


    核心提示

    唐河是南阳市首批3个革命老区县之一,河南省12个苏区县之一,是鄂豫边省委创建地,鄂豫边省委书记张星江烈士的故乡,2015年6月纳入国家《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

    国家战略,提振发展;红色沃土,根深叶茂。如今,唐河正传承红色基因,在2512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立足革命老区绿色发展先行区、中部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化交通枢纽和现代化中等城市“四大发展定位”,统筹推进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建设,高质量打造天蓝地绿水清民富的美丽家园幸福家园,描摹出城镇提速、工业换挡、战贫脱贫、乡村振兴的绚丽长卷——

    六月流金,夏收告罄,又到了果木繁茂的时节。唐河县乡村振兴毕店镇示范区,已经挂果的千亩蟠油桃拥簇着修葺一新的张星江革命烈士故居。在这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文化浸润下的乡村旅游开始起步。

    距此不到二十公里的少拜寺镇,镇革命纪念馆建设工程业已告竣,与唐河城区的唐河革命纪念馆遥相辉映,展示着红色文化保护利用项目的成果。

    与此同时,业已启动的唐河红二十五军长征文化公园红色文化项目正在拉开大幕。革命老区开始以相同的内涵和不同的风貌掀开新的一页。

    在这块革命先烈浴血战斗过的土地上,唐河人正发扬“敢于斗争”“无私奉献”两种精神,叫响“用心工作、务实重干”八个字,树牢“学、干、严”三导向,弹奏新时代的唐河发展最强音。

    数字显示:2019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335.5亿元,位居南阳市第二,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5.3亿元,增长1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9亿元,增长10.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财政总收入85亿元,税收占比75.1%,收入质量南阳市第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23元,增长9.2%;县域经济发展质量位居南阳市第二,进入全省前30名。

    这是一座会呼吸的现代新城

    唐城如画,唐城入画。

    驶出沪陕高速唐河站,唐河县桐河口防洪除涝生态治理工程一期工程已是绿色氤氲。与防洪除涝生态治理工程同步推进的北辰公园项目,正在桐河河滩湿地的基础上提质升级,形成占地万亩的大水面、大草地、大花海、大森林,成为该县首座A级城市风景名胜区,届时,千塘万洲、禾田花溪、三泊六停十八桥等将精彩绽放。

    一河两岸花照水,醉美生态向未来。作为全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首批实施县,唐河力推园林城市建设,去年相继开工了北辰公园、五里河森林公园、泌阳河与八龙河水系连通工程,启动了唐河——三夹河水系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完成栖凤溪等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唐河湿地公园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县城,“幸福之城”喷薄而出。

    城市空间更清朗,一个“治”字贯全程:生态环境治“污”,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交通秩序治“堵”,新建竹林路、重庆路、迎宾大道南延段、龙山路南延等19个道路项目,打通“断头路”“卡脖路”17条,提升改造背街小巷道路150余条;环境卫生治“脏”,建成数字化城管系统,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100%;民生服务治“差”,积极推进“厕所革命”,新建、改造公厕90座;硬起手腕治“违”,深入开展“三违”专项整治,城区累计拆除违建130余处5.3万平方米;公共空间增“绿”,累计新增绿化面积62万平方米;城区夜色增“亮”,全面推进城区亮化工程,形成了“十里长河、流光溢彩”的城市美景……

    生态蕴城,还需文化承城。全县投资4亿元集中打造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博物馆、方志馆等10个文化场馆,与唐河革命纪念馆、冯友兰纪念馆、景兰地质博物馆、科技馆、规划馆等形成了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多点支撑”,建成了竹润清华园、沅君文化园、南泉景观园等一大批人文景观,再现和保护了“唐河南泉”“泌桥飞雪”和“竹林晚翠”等历史古迹。

    “长河竞秀、倾城盈绿”成为一座“会呼吸”的城市的靓丽底色。

    这是一方能生金的工业高地

    创业宝地、投资富地、产业高地,这是唐河的新标签。唐河产业集聚区的亚澳农机投资上亿元实施智能改造,同时融入环保理念,利用回收雨水进行厂区绿化浇灌、蓄水养鱼、车间冲洗等,并实现光伏发电自发自用,成为唐河第一家“国家级绿色工厂”。

    在智能装备制造和农副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领域,像这样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唐河有14家。

    刚刚过去的2019年,唐河工业企业领域项目遍地开花、建设一日千里——

    项目引力更强了。全县政策性项目到位资金48亿元,较上年增加3亿元。新签约项目41个,合同引资77亿元,成功引进了以森雷博瑞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以彩锦纺织为代表的现代纺织、以三乐元食品为代表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招商引资工作连续四年居南阳市第一位。

    建设速度更快了。县里实施四大专班项目178个,完成投资95亿元,较上年增加11亿元。56个南阳市重点督查项目完成投资84亿元,18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2亿元,全部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3亿元的奥金电子6个月建成投产,再次刷新唐河速度。项目建设年度考核位居南阳市前列。

    要素保障更全了。全年包装债券、PPP项目37个,谋划项目融资总规模达173亿元,河西供水厂等17个项目纳入省债券管理库,争取债券资金9亿元,10个PPP项目完成融资8亿元,到位资金较上年翻一番。深入开展“四办一乡”土地征收竞赛,收储、流转1.9万亩,报批3300亩,“空心村”整治1.2万亩。

    项目扎堆挺直工业腰杆。2019年,全县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6%,税收增长53%,工业经济绩效考核稳居南阳市第一方阵。申报、引进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总数居全市第四,南商农科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亿元,12家企业建成投产,11家企业完成置换、回购、重组,盘活闲置土地2032亩。

    这是一曲有温度的脱贫战歌

    “既要让党委政府成为贫困群众幸福缔造者,又要让贫困群众成为脱贫幸福人。”

    作出庄重承诺,带着使命担当,唐河县委、县政府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最后关头谱写一曲脱贫战歌。

    “靠儿靠女不胜靠政府,没儿没女好在有政府。俺们算掉福窝里啦!”在黑龙镇弘信佳园养老中心,92岁的李店村五保特困老人常进庆说到现在的日子,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儿。

    唐河,作为全省12个重点非贫困县之一,人口基数大,贫困人口多,深贫占比高,尤其是特困供养人员和建档立卡特困供养人员群体相对较大,集中供养全面覆盖、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压力巨大。

    越是“难”字当头,越要破题求解。唐河积极探索特困老人集中供养新模式,总投资近2亿元,其中县财政投入1.5亿元;在原有养老机构的基础上,新建、改扩建各类养老机构203所,建成床位总数10840个。目前全县集中供养应兜底对象4440人中,已经入住4129人,占比93%,较快形成了以县级养老中心为龙头、以乡镇敬老院为骨干、以村级幸福大院为主体、以民营养老机构为补充集中供养兜底保障体系。

    这只是唐河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一项工程。

    一年来,唐河投入扶贫资金2.57亿元,实现7451户15021人稳定脱贫,43个贫困村全部摘帽。实施扶贫产业项目1906个,受益群众2.7万人,公益性岗位安置1.3万人,资助贫困学生6811人,“七改四有”1.4万户,危房改造2527户。

    直面6000多未脱贫人口需兜底保障的现实,唐河围绕精准和创新两条主线,结合农业大县、产粮大县实际,创新实施20余项扶贫政策,为精准扶贫提供保障。

    “顶层设计”彰显“民本情怀”。根据面临的“六大难题”,唐河创新出台了教育、医疗、住房等21个专项实施方案,涵盖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三个兜底”,扶贫粮仓分红、农机产业园分红、公益性岗位安置、产业扶贫项目增收“四个全覆盖”和整村推进、易地搬迁、危房改造、安全饮水、七改四有“五项基础”。在全县每年财政收入仅9亿元左右的情况下,去年以来,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29亿元,其中县财政投入3.7亿元。

    翻开唐河的脱贫攻坚“民生清单”,一行行“幸福印迹”跃然纸上——

    教育扶贫上,设立“牧原基金”和“星江基金”,实现了贫困生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全程资助。健康扶贫上,把19种慢性病以外的其他21种慢性病,同步纳入慢性病诊疗服务,每人每月补贴100元;实施贫困患者医保六次报销“一站式”结算,报销比例高达95%以上。社会保障上,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全部纳入低保。粮仓扶贫上,发挥产粮大县优势,建成56座总仓容50万吨的扶贫粮仓,用其收益为贫困户每年分红500元—3300元,可以受益十年。农机产业园扶贫上,以贫困户小额贷款入股县农机合作社,建设农机扶贫产业园标准化厂房,租赁收入每年对贫困户分红400元—3000元。公益性岗位安置上,县财政每年投入近3000万元,为贫困户安置公益岗位2142个、政府购岗6044个、农业保险宣传员5137人。

    尤其在整村推进上,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2018年融资6.3亿元,改造提升117个贫困村;2019年融资18.5亿元,改造提升226个重点非贫困村;今年计划再融资35亿元,对剩余141个行政村和23个集镇进行改造提升,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融合。

    扶贫责任千钧重,脱贫重担铁肩担。唐河构建了完备的领导责任体系、专班推进体系和督导考评体系,县委书记对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负总责,全县8700名县乡村干部投身脱贫攻坚一线,选聘400余名村级“扶贫专干”专职从事扶贫工作,围绕产业发展、五保集中供养等重点工作成立24个脱贫攻坚专班,成立了以县四大班子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督查组、20个行业单位分管副职任组长的业务指导组,科学进行督导考评。

    沃野涂新绿,幸福在流淌。唐河通过研究出台了一系列务实举措,坚持因户施策、一人一策的精准施策原则,为有劳动能力和弱劳动能力、半劳动能力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和促进就业进行分类覆盖,为无劳动能力和丧失劳动能力贫困群众找到了长效产业增收措施。2019年,唐河县实施贫困户个人项目1581户、530万元;村集体实施项目350个、4113万元,两项带动贫困群众年人均增收600元以上;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有3项以上稳定增收来源。

    这是一场促振兴的乡村变革

    昔有红色革命,今有“三变改革”。

    对唐河而言,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农村变革,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把“金钥匙”。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土疙瘩变成了金疙瘩,老百姓都变成了新股东,领分红成了新农事。

    “三变”启动,乡村“变脸”。作为唐河县“三变改革”试点村之一的新庄村开始展现出一幅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乡村振兴画卷。

    “短短一年,我们成立了五大专业合作社,并进行了股东选举,成功选出了合作社理事、理事长等,为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奠定了组织基础。”新庄村支部书记李丰克说,一年来村里流转整合土地1784亩,资产股份合作社成员基本股951股,农龄股1091.77股,福利股116.7股,总计2159.47股;村集体收入近90万元,实现了每股“今年分百元、明年分千元”目标;全村198名劳力,除了当股东外,有141人有务工收入。

    乡村振兴,不破不立。唐河围绕破解“农村经营分散化、村集体经济空壳化、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四大问题,补足农业大而不强、农民忙而不富、农村破而不美的发展短板,在南阳市率先启动农村“三变改革”,全县筛选确定县级试点村、乡级试点村55个,全县试点村已流转土地6.34万亩。其中,毕店镇夏庄村实现集体收入超百万元。

    和很多村庄一样,唐河的众多村庄长期形成的块块田、绺绺田、裤带田制约了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出现了土地撂荒、村庄空心、集体经济空壳等问题。为了“唤醒”这些“沉睡”的资源,唐河结合“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推选股东代表,成立了村级资产、土地、劳务、置业、旅游五大经济股份合作社和监事会,由此开启了村庄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的大幕,也让村民们对未来生活充满诸多希望与期盼。

    在工作推进上,唐河实行了试点先行先试、稳妥有序推进,把好“四大关口”,确保试点工作尽快取得实效:

    ——把好凝聚共识关。组织到郑州参加由著名专家卢水生教授讲授的“三变改革”学习培训,到苏州实地学习,为改革顺利推进奠定基础;召开全县“三变改革”动员大会,邀请卢水生教授为县四大班子和村支部书记共1200余人授课,把全县上下思想统一到“三变改革”上来;在专家指导下,6个县级试点村分别挂牌成立了五大股份合作社,举行了选举,制定了章程。

    ——把好组织领导关。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高位推进改革工作。

    ——把好政策指导关。定期不定期邀请专家教授对试点工作进行系统指导。专门制定实施意见,由县委组织部、农业农村局等部门,组织专班专人,深入研究相关政策,及时梳理总结改革经验,确保改革始终在政策的框架范围内稳步有序推进。

    ——把好试点筛选关。筛选村“两委”班子强、土地后备资源大、产业发展基础好的村,试点先行、统筹推进。精心挑选县级试点,确立6个村(社区)作为全县“三变改革”试点,探索路子、树立样板。稳妥推进乡镇试点,各乡镇根据实际情况,选择1—2个村作为乡镇“三变改革”试点,对改革进行综合、系统的探索,为改革推开和工作指导提供经验。推动城区及周边试点全覆盖,把城区所辖社区和城郊乡围城村,全部纳入“三变改革”试点。

    去年以来,唐河已建立的6个县级试点和49个乡级试点,基本实现了股民当年分“百元”的目标,“三变改革”已经成为乡村振兴大门的“总开关”,产生了“联动效应”:

    ——解决了公平与效率问题。“三变改革”顺应农地规模经营的大趋势,引入了资本市场和股份制经营理念,开启了一场新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有效实现了土地增值、集体增收、农民增效,既解决了效率问题,又解决了公平问题。

    ——解决了农业规模化生产问题。改革真正破解了农民土地分散经营,使规模化经营成为现实,有利于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

    ——解决了村级集体经济“空壳化”问题。改革仅土地“量差”和“价差”这一步变化,就可持续为每个村级集体经济每年增收超百万元。通过“五大合作”等形式组织经营运作,村级集体经济像滚雪球一样,会越积越多。

    ——解决了农民收入问题。改革后农民收入渠道至少有三个方面,一是彻底从土地上解脱出来,可以自由在家或外出务工创收;二是每年坐收入股土地基本地租,旱涝不减;三是领取合作社分红,唐河为每个试点村确定的目标是“今年年底分百元,明年分千元,来年分万元”,目前已基本实现。

    ——解决基层治理问题。改革后的基层党组织只有把村集体成立的股份公司经营好、收益多,农民获得更多分红,干部才受拥护,这就倒逼村级基层党组织提升凝聚力和战斗力,基层治理具备了更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组织基础。

    ——解决了暴富与贫困问题。土地入股后,征地款归村集体,村集体再平均分给辖区内村民,避免了过去征地补偿户“一夜暴富”和“开着宝马干环卫工”等现象。同时,随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村民每年获得分红,社会保障问题彻底解决,有效规避了农民返贫致贫。

    “‘三变改革’是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积极探索,有利于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对破解‘三农’难题、加速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清、民富的美丽家园幸福家园提供了强劲支撑。”唐河县委书记周天龙说。

    百舸争流,时不我待。在县域发展的时代激流中,唐河正一路高歌,铿锵前行!

    文/孟向东 丰兴汉 图片均由唐河县委宣传部提供


主题词:老区新貌 ——国家战略下的“唐河行动” - 点击收起详细信息

索  引  号 2020062310462590 文       号
发布机构 唐河县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0-06-23 10:46:25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有效 文件编号
上一篇:抱着奶娃上“疫”线——王伟夫妇的抗疫故事
下一篇:河南唐河县 红樱桃变成了“金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