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唐河县人民政府
唐河县人民政府
导航图标

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旅游领域

旅游资源

作者:唐河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编审:唐河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时间:2024-03-04 09:55:00 来源:唐河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图片1.png    

石柱山森林公园位于唐河县城东35公里处马振抚乡境内,山体东西走向,长约40公里。山顶有两块大石屹立如柱,高约14米,故称“石柱擎天”,为唐河县八大景之一。柱有环痕,旧县志载,系大禹导淮治水系舟处。和蚌献瑞,鹰视苍穹,平湖醉春,金蟾祈福等景点雄、险、秀、奇、幽五景兼备,是修身养性的绿色世界,娱乐健身的天然养吧。

图片2.png 

九龙湖风景区位于唐河县城东南25公里的马振抚乡境内,从312国道沙河铺段修建的旅游专线公路可直达该景区,交通十分便利。景区地处群山怀抱之中,控制流域面积199平方公里,是河南省一座中型水库。行船荡舟于波光粼粼的湖面,但见两岸奇峰秀石,碧水长天一色,鹭鸟翔集翠鸣,栀香随风袭来,夹峙之处如游漓江,似进三峡;开阔之处美若西湖,韵如洞庭,是一片让人留恋的水中世界,是一泓让人心仪的水上乐园!

图片3.png 

普化寺位于唐南古镇黑龙镇东北角白玉山旅游风景区,距唐河县城25公里处,毗邻豫s240线,交通便利,历史悠久,建筑占地5620平方米,有山脚、山腰、山顶五座综合性庙宇数十座古建筑,是豫西南最大的佛教活动场所和宗教文化旅游圣地之一。
普化寺始建于元末,鼎盛于明清,几度风雨沧桑,几度毁坏重建,历经三百年悠悠岁月,至如今古迹犹存。近几年经重修扩建,直心道场、接引阁、舍利塔、迎香阁、普化寺五座综合性庙宇依山傍势,斗角飞檐,雕梁画栋,流光溢彩;青灯古佛,梵音唱晚,令人流连忘返。普化寺主建筑群包括四重主殿、两厢殿、藏经阁、左右钟鼓楼、曲桥、观渔池、凉亭、殿前广场,管理房、客房、水、电等基础设施齐全,588级石阶把各景点连为一体,另有1000余米环山水泥路直通山顶。山下和山上有两处总面积7000余平方米的硬化停车场,便于游客往来。山脚西部,有仿古一条街,尽兴之余,可品尝一下风味小吃,购买一些纪念品。
白玉山三月三古庙会历史悠久,规模宏大。自元末建寺以来,每逢农历三月初三日,各地香客游人结伴赶会,祈福游玩,车如流水;贩夫走卒云集,流通有无,兜售南北奇货,叫卖吆喝之声此起彼伏;杂耍猴戏、歌舞戏曲、肘阁唢呐、腰鼓舞狮等民间文艺,纷纷登台献技。整个会场人头攒动,摩肩继踵,人行蜗步,车如蚁行,热闹非常。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因势利导,挖掘古庙会文化底蕴,推陈出新。文化搭台,经贸唱戏,观光旅游,上香祈福,推介产品,洽谈经贸,宣传科技,法律咨询。百里方圆,两省八县,赶赴盛会,人流如潮。三日正会,日人流高达十余万人,是方圆百里群众的文化和经济盛会。
白玉山风景秀美。东部群山连绵,叠翠重峦;西部冲积平原,沃野千里,盖碧铺绿,唐枣路一路如带,贯穿南北;南看龙山全景,塔炉林立;北望唐河滔滔,赛镜胜玉。

 图片4.png 

《汉书•地理志》记载:南阳郡湖阳县,“故蓼国也”。古蓼国都邑在今河南省唐河县南四十公里湖阳镇,东北依蓼山。古蓼国辖境,约当于今河南省唐河县南部,湖北省枣阳市北部,向东包括桐柏、随州一部分。蓼灭于楚,其后,楚在此置湖阳邑,继之设湖阳县。
《汉书•地理志》载:古蓼国在今河南省唐河县南40公里湖阳镇。东依蓼山,山顶有五代晋天福七年(公元942年)所建的蓼山神祠(俗称蓼王庙)遗址,南傍蓼阳河(《水经注》称阪门水)。《湖阳镇志》记载:蓼王庙:位于蓼山顶,四合院,石砌墙,石板坡面,整个建筑无木料,建于春秋时期。为纪念在大禹时代治水有功的蓼王而修建。
蓼国被楚国灭亡后,聪明的蓼氏后人向东、向北方迁移,还在固始、安丰等地建立了多个蓼国,现在,蓼姓不仅散居于全国各地,而且到港、澳、台、东南亚、欧美等海外地区定居,他们为繁荣祖国经济、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做出了卓越贡献。现在,居住在世界各地的蓼氏后人回湖阳寻根谒祖,重修蓼王庙,这不仅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发掘整理历史文化遗产,促进湖阳乃至唐河的经济发展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图片5.png          

“龙泉禅寺”位于湖阳偏东北方向九公里处,唐河八大景中的“莲花蓬佛”就在此地。东大寺海拔540米,位于群山环抱之中,气势雄伟,寨墙坚固,古木参天,百花争艳,修竹千杆,风景优美,大有世外桃源之相,无愧中南佛国之称 九山之巅有蜿蜒曲折的石头寨墙,圈住九个山头,石头寨墙长达九里十三步。 南寨门上有“木林森  南海地,石  磊  普陀山”的对联。 
东大寺历史悠久,牌坊、碑林、塔林、楹联、匾额、石雕、木刻文物很多。早在公元前546年春秋时,蓼玉就兴建龙泉禅寺,敬奉莲蓬佛祖,此后香火不绝。据明代石碑记载,晋东溟义公在此住锡,劈荆斩棘建立道场,聚徒阐教。后有二祖端公正堂、三祖秀公来此弘扬曹洞宗风,历代很多大德高僧在此参禅悟道。唐太宗李世民曾到此游玩,更有诸多名人隐士慕名而来,留下许多歌咏题记和美妙传说。
明朝时大寺香火鼎盛,常住僧人200余人。荆襄一带施主都来此降香。公元1336年,明太祖朱元璋8岁时曾在东大寺西边朱家山放过牛,朱元璋称帝后,三次下旨修缮东大寺庙宇,选派能工巧匠塑金像,彩梁柱,东大寺香火大为兴旺,四方进香者络绎不绝。康熙41年(公元1602年)几家大臣联合上表奏皇上请修龙泉寨,动用襄阳、南阳、枣阳、泌阳的大量民工,石寨工程浩大,气势雄伟,历时三年完成。 有“东大寺赛北京”。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仰慕东大寺盛名,回乡时多次到大寺实地察看,用哲学观点阐示了东大寺的名山盛水,其祖父及先人去世后,将其厚葬于龙山,谓龙脉永盛。
如今东大寺的开放已引起多方人士的关注,这座闪耀着佛教文化艺术之光的古刹将以新的姿态笑迎各界人士的光临,随着湖祁路的开通,东大寺必将重现昔日佛教圣地、旅游胜地的辉煌。

        

泗洲寺塔位于唐河县新春路北段,是河南省现存最高、体量最大的古塔之一,有“泗洲寺塔离天一丈八”之称,是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泗洲寺塔亦称菩提寺塔,始建于宋绍圣二年(1095年),位于原菩提寺院内,现寺已不存。泗洲寺塔为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外形系八棱锥形,共11级,高49.75米。第一级直径7.6米,塔基边长5.86米。塔内有砖砌心柱,柱周围筑螺旋台阶可登塔顶;第二级塔外壁嵌有59尊释迦牟尼佛像;第四级塔外壁嵌有6尊佛像,佛像高21厘米,端坐于莲花须弥座上。塔身翼角为雕制龙首80条,悬于塔身外33厘米,龙首口内衔铁环,环下系风铎,风起钟响,梵音清幽。塔顶为八条攒尖式,覆绿琉璃瓦饰、覆莲及覆钵宝瓶组成。泗洲寺塔顶端有时会冒出“白烟”(系集聚的蠓虫),名为“古塔凌烟”,清代被评为唐河八大景之一。


 图片7.png        

文笔峰塔位于唐河县城建设路东段,是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始建于明末清初,当时为培植唐河文风,弘扬圣贤学风,由当地文人雅士发起兴建。文笔峰塔为仿楼阁式砖塔,平面呈八边形,身分九级。第一级直径5.18米,周长17.28米。塔身通高30米。文笔峰塔外形挺拔俊秀,酷似一支饱蘸浓墨的神来之笔,巍然屹立,它与城北的泗洲寺塔遥相呼应,素有“一城担二塔,二塔抬一城”之说。
 

 图片8.png

冯友兰纪念馆,采用中国传统四合院样式,生动再现了唐河祁仪镇冯友兰故居的原始风貌,全面展示了一代哲学泰斗生平起居,并为时人提供了一个瞻仰前辈、学习交流的好去处。在这座中国传统的四合院里,冯友兰父母的居室、冯友兰与其弟冯景兰的居室等一一还原。而冯友兰展厅等处,亦将其一生学术成就、生活轨迹以图片文字等形式向后人展现。

冯友兰(1895--1990),河南南阳唐河县人,是中国现代史上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西南联大文学院院长,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等,被誉为“现代新儒家”。代表作之一《中国哲学简史》享誉全国,《人生的境界》被编入中学教材。

 

 

 

主题词:旅游资源 - 点击收起详细信息

索  引  号 2021091608355118 文       号
发布机构 唐河县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4-03-04 09:55:00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有效 文件编号
上一篇:旅游领域相关政策
下一篇:唐河:民宿发展 助推文旅产业跑出“加速度”